引領當代雕塑的先驅,媒材的形式結構與創新

關於陳庭詩

出生於民國2年的傳奇藝術家,楚戈稱他是藝術上的「國寶」 ,前高雄美術館館長李俊賢和藝術評論家陸蓉之不約而同認為他就像是一部「美術史」。
這些讚譽,說明了陳庭詩的地位在台灣藝術史的舉足輕重份量。

藝術家有著著名的曾外祖父--沈葆禎,今天台南億載金城的砲台設立,台北府、宜蘭縣、新竹縣的成立,以及解除限制漢人的渡台禁令都是沈葆楨的功勞。
陳庭詩在七歳那年因為摔倒而失聰,但對於藝術創作仍不遺餘力。
曾在圖書館工作十年。十年間,他大量閱讀許多國外藝術刊物,奠定陳庭詩後來抽象創作的根基。

作品多元而豐富,在國外倍受青睞的陳庭詩,在版畫、雕塑上都有極大成就,
是二十世紀中唯一被法國人評定為1998年世界藝術史的代表人物之一。
可惜的是,直到逝世前,藝術家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二十世紀唯一上榜的華人。

1913-2002

參展作品

超越

作品名稱:超越(90年代)
作品尺寸:243x155x31cm
使用媒材:鐵雕
-

從作品的動勢觀看,物件的組合,理解作品本身帶給我們不同形式上的直覺感受。「具象」與「抽象」這看似對立卻常並存的想法,在陳庭詩的作品中不斷出現。

創作能量滿滿的陳庭詩,在創作過程中,其作品經常挑戰並呈現這想的觀念。兼具了孰悉的線條與圓形的物件,藝術家在具象與抽象的表現手法中,由意象形塑出的形象,不一定要如物體的具體造型,其形象已了然於觀者心中。

參展作品

作品662

作品名稱:662(90年代)
作品尺寸:140x94x38cm
使用媒材:鐵雕
-
運用廢棄物進行創作,將原本沒有即將被丟棄的東西重新組合,創造出新生命,如同對自己殘缺身體的重生,是藝術家對生命的期許,借由重組現呈物創作,找到新生命。圓形的物件經常可以看到,是否圓滿的期盼與心中的渴望,一個外在新體的象徵所觸動內在的心靈,往往會在藝術家創作中反覆再現。

十年一刻,因雕刻而更深刻

聯絡我們

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

411臺中市太平區大興路201號

T04-239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