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系 曾仰賢

藝起走讀空間美學-雕塑:拾刻

人類生活與文明的起源

        自古人類進化的文明,經常來自日常生活起居中的發現與創造,打從器物的捏塑與製造,或取材自於大自然中的石頭、木材運用,進行堆、敲、打、磨、刻、塑、焊……等。人類在遠古時期的文明,從食用器具如鍋碗、爐鼎等生活器物,到君主、宗教的建立神聖尊貴的權勢與象徵,透過雕塑的創造,東西方文化皆然在歷朝歷代的君王人像讚頌,或是傳達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守護著人類精神真實雕刻,雕塑一直與人類的歷史與文明伴隨著發展與演變。

藝術的論述:繪畫與雕塑

        藝術的探討與內涵,從藝術的起源與類別研究,均離不開繪畫與雕塑,因為我們藝術定義主流體系與精緻藝術的觀點,總是談及繪畫的流派風格演變,對於雕塑的實體量感也展現多視角觀看,更是在空間區域可以展現出權力、尊嚴與膜拜的對象。雕塑的起源與淵源,更是貼近人類實質精神層面的慰藉與朝聖,也是傳達偉大的君王功績的讚頌,同時也推動人們心靈寄託、宗教信仰的歸屬。因此,我們看到古希臘神話的雕塑如此經典與唯美的發展,也發現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篤信佛教宗教信仰的虔誠力量,敦煌石窟與佛雕塑像展現出藝術、工藝精神內涵的蓬勃發展。

雕塑的寫實與形式質變

       西方為主軸探討的藝術史,雕塑的表現象徵在文化復興時期有了重大的變革外,雕塑的發展也開啟對於傳統形式束縛的思考解脫,學者陳明輝:「十九世紀末以來,雕塑發展萌生一股擺脫傳統形式束縛與定義的契機, 藝術家試著從一種「造型藝術」本質問題出發,並與時下繪畫理念發展有所呼應。隨著現代繪畫的理念進行不同之立體造型訴求」。
也因為法國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開啟現代雕塑的光影與人內在情感的真實,三度空間的溶變,展現出雕塑的柔和細膩的輪廓,台灣曾經受日本治理期間,許多藝術家的創作表現,自也少不了再者個形式美感與捏塑表現手法的延續。以台灣雕塑的發展脈絡,我們孰知來自日據時代黃土水(1895-1930)、蒲添生(1912-1996)、陳夏雨(1917-2000)、黃清(1912-1943)等雕塑家,在當時的藝術創作師承,從日本學習到承繼西方米開朗基羅,以至於羅丹的自然寫實風格,自當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藝術體系,我們這次邀展的藝術家就有此體系下的創作風格與雕塑美感形式。
       加上西方藝術由巴黎轉向紐約,在1960 年代藝術解放、蓬勃多元發展下,西方繪畫表現結合抽象主義、與中國思維水墨、繪畫形式與精神,在那個開放混沌的年代受抽象與具象的影響,當時雕塑形式,其衍生的新、舊,傳統、現代的論爭自當不在話下。直到1980 年代台灣從歐美學習現代主義,除受到西方藝術思潮影響,也來自我們留學生返國潮,帶入傾向形式簡化的雕塑形式,台灣的現代主義雕塑,基本在形式上已經確立,沿襲自西方現代主義,但是思想上對古典美學,進而開始轉而結合東方禪學的思想融入其中,在樣貌上生產出變異性,雕塑在台灣現代主義風格作品油然而生。(張乃文,2009)。本次策展:拾刻雕塑展覽,邀展中的藝術家的作品表現美感形式,不管雕塑的材質與肌理如何展現,但在既有雕塑量體形式具有簡約與抽象的交融,在題材的思考探討有來自東方禪學的底蘊,在人文內涵有來自藝術家心靈韻動的沉靜、思索與人體生命交錯隱含。
       二十世紀出的達達主義杜象(Marcel Duchamp, 1887-1968),除了延續羅丹排除了再現的雕塑形式之外,現代繪畫的觀點:或畫雕刻、速度、拼貼與沒有固定形式與局部、片斷,破除了雕塑界定的形式與訴求(陳明輝,2010)。台灣的雕塑藝術發展,除了來自最原始在地的原住民族群的文化意義的雕刻表現,咸少有塑造捏塑創作,除達悟族的泥偶捏塑與創作,可算少眾。大多數原住民族群均有在信仰祭祀或是象徵地位的雕刻表現,雖不受世界潮流影響,但許多當代原住民藝術家的雕刻作品,在文化族群的蘊含中,也逐漸與世界接軌走向現代議題關注的思考,與交融族群文化意涵的傳遞給觀眾省思,並沒有在當代的雕塑藝術遺漏缺席,但本次十分遺憾並沒有順利邀請參展。

台灣雕塑發展脈絡 我們孰知來自日據時代

黃土水

台灣日治時期著名的雕刻藝術家。

1895-1930

1895-1930

蒲添生

一位出身臺灣嘉義市的雕塑家。

黃清

日據時代雕塑家。

1912-1943

1917-2000

陳夏雨

台中龍井人,台灣當代雕塑大師。

拾刻雕塑展覽看見美感

      在台灣的雕塑發展趨勢,與緊接著來自中國傳統的繪畫觀點,與日據殖民時期雕塑的再現唯美,就有著濃厚延續不同脈絡的交融與衝突。在本次的展覽中,我們邀請的十位雕塑家,有來自日據時期的文化滋潤藝術背景、從中國到台灣的跟隨世界藝術潮流,受達達主義影響以現成的雕塑家,或是以台灣文化資源玻璃發生的藝術創作、中生代與年輕新生代藝術家的走向現代人生活,真實層面的沉澱思考、與以環境議題引申雕塑在空間觸動的批判。這些雕塑作品正悄悄的透過展示的場域、環境探討背後帶給觀眾,是否有更多更寬廣的觀看激盪,是否形式的美學量體在空間矗立之際,也引發一陣關注雕塑藝術在我們生活周邊存在的意義,至少我們嘗試著在觀眾或是學校師生透過本次展覽的參觀、合影打卡之餘,願意與人口耳相傳的討論、樂於PO文抒發心中的情感,在展 覽觀看之後的思索與延伸在社區、公共空間的雕塑藝術存在主體因素支持。
當探討現代雕塑是仍離不開二十世紀當代藝術發展的趨勢,陳明輝說:「構成主義,以及由抽象主義出發的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 1876-1957),前者強調雕塑走向純幾何構成、抽象走向,後者則是力求雕塑從繪畫中獨立出來,藝術家直接從所欲雕刻的對象賦形,並予以抽象化」,台灣的雕塑發展是否也在這股趨勢中,作品形象在藝術家的表現觀點中,也跟隨走向幾何、抽象的構成與組合,這是不可避免的二十世紀後半世紀藝術發展的洪流,我們看到展出的幾件作品中,不論是以生命意涵探討,或是精神性象徵的現成物組成,或是來自自然律動與中國東方禪學的文化意涵象徵,新的穿透性與光的揉合表現,每一件作品都是雕塑家透過雕塑最本質的肌理質感的實體量感,在這個空間應有的位置創作意義。

 

      但是,在技巧或主題內容上,所造成雕塑發展相當程度的形式革命與轉變,雕塑的主體性或是藝術的主體性的語義,應如何留給觀賞者更多真實感受性的空間,讓觀眾觀看激發的理解認同在展場或是離開之後。或許本次邀請展出的藝術家,他們或以雕塑創造是內在心靈的本質性出發,不一定是在當今多元觀點的相符應下。因為,雕塑是不附庸於立體造形藝術,雕塑也無須因為需要裝置藝術存在,以最符應當代性背景下矗立是藝術家自己內在的雕塑創造生命歷程。那雕塑就會在我們觀看到空間後,產生應有的主體性空間地位,與美學意涵展現在我們眼前的讚嘆!

十年一刻,因雕刻而更深刻

聯絡我們

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

411臺中市太平區大興路201號

T04-2392-1122